飼育夏蠶問題之研討
林德春
由於工業發展吸收大量之勞力,而農村卻相對的發生勞力不足的現象,此情況更有日趨嚴重的情形。農業生產尤其是蠶業生產。迫不得已,另尋他途,求之合乎科學化而又省力之方法,吾人蠶界,最主要的方法乃在於實施多次養蠶法,以彌補勞力之不足,亦可增可收入,而與其他農作物生產收入並駕齊驅,如此始可不墜。
一年中養蠶次數增加(即每次飼育數量減少)蠶具設備限制之影響較小,其一年總產量並不減少,反因設備成本費之減少,相對的收入增加,養蠶次數的增加,即為增加夏蠶之飼育。從晚春蠶至秋初蠶,間隔長達二、三個月,溫度高達30~35 ℃,且雨水甚多,正是桑樹發育最旺盛之際,利用這段時間再飼育蠶兒一次,實為飼育蠶期的一段大好時光。
夏蠶以往亦曾飼育,成績亦可,但專業區未計畫前,農戶栽桑養蠶,除大湖鄉少部份有專業桑園外,其餘多靠野桑野蠶,又因夏天高熱,飼育過程未加注意。固成績不穩,現在專業區成立,建有現代化共育室。簡易蠶室,有平地施肥充足的桑園,又有抗熱性強之品種,飼育夏蠶乃有了良好的條件。
本 年夏蠶區試辦性質,各區蠶種供應不甚充分,但雨水調和,晚春蠶飼育後,尚存甚多桑葉,試辦飼育夏蠶,用現行品種之即時浸酸988張,其結果不亞於春蠶之成績,由下表統計可看出:
|
專業 區別 |
飼育 張數 | 品種名 | 收蟻月日 | 上簇月日 | 總產繭量 | 單位產繭量 | 上繭率 | 備考 |
|---|---|---|---|---|---|---|---|---|
| 南投 | 150 | 農豐x國富 | 6月28、29日 | 7月19、20日 | 3,664.00 | 24.42 | 80.38 | |
| 台南 | 109 | 農豐x國富 | 7月6、7日 | 7月25、26日 | 2,536.50 | 23.27 | 73.40 | |
| 屏東 | 796 |
國富x農豐 農豐x國富 | 6月11、20日 |
7月1-4日 7月9-12日 | 15,046.30 | 18.90 | 69.43 | |
| 苗栗 | 33 | 試驗種 | 6月25日 | 7月22、23日 | 730.50 | 22.12 | 92.08 |
飼育夏蠶,有下列幾點必須注意之事項:
1、防疫工作:晚春蠶剛剛結束不久,蠶室、蠶具應徹底整理洗滌消毒。夏天溫度、濕度都高,病菌到處猖獗,一不小心蠶兒就易感染發病。因此首先必須加強蠶室蠶具之重新消毒。其方法可用福爾馬林3%液(即1:11比率)噴射消毒,蠶室及其週圍餘地絕不可忽略,兩天後再用燻蒸劑燻蒸一次(即50公克:28平方公尺之比率)如果無燻蒸劑燻則再利用3%福爾馬林液再消毒。
2、飼育上則應注意下列各點:
A、桑葉選擇:夏天幾乎每天下雨,溫度高,桑葉發育快,水分多,因此稚蠶用桑葉得特別選擇營養充分, 適合稚蠶飼育之桑葉。
B、溫度調節:六月至八月中,白天之溫度常昇到33.4度,此時稚蠶共育室設法降低溫度,使蠶室涼爽的方法可在屋頂用稀草覆蓋日光能直射之處,用涼柵遮抵屋內空氣,用抽風機或電風扇,經常吸換涼爽空氣。
C、給桑次數之調整:除上述B項溫度調節外,白天常達32~34 ℃,蠶兒食桑呈不活潑之狀態,此時給桑次數必須增加,平常給3次,此刻則須增加一次,夜間涼 爽時,增加給桑量,尤其5齡時,因高溫經過日數短,給桑尤須充分,日間蠶座上給桑後用濕沙布蓋著,以防止桑葉枯萎。採桑時間儘量利用早晨或日落前涼快時間進行,以免枯乾。
D、消毒實施:給濕桑或雨桑,非萬不得已,儘量避免較宜,收蟻開始至上簇為止,務須防止病蟲害侵入。每齡期餉食以前必須施行蠶體、蠶座消毒,以漂白粉(稚蠶10:90,壯蠶20:80)或最近市面所售的蠶體消毒劑亦可。又高溫多濕季,蠶座極應設法保持清潔乾燥,乾燥的方法宜使用石灰混合谷殼5齡時更須隔數日散佈一次,如有發現蠶病時每天撒布一次。
3、上簇管理:以往夏蠶之解舒率不佳,大部份是上簇管理的影響,因高溫多濕應加予選擇通風乾爽之地方熟蠶剛上簇,應避免風及光線,第二天以後熟蠶已結了薄繭型,則務須窗戶全開以外,用抽風機、電風扇每天抽風5~6次,以使蠶室清涼,因熟蠶排泄糞尿每張種約有12L之多,多予通風,則可加速乾燥,據左藤氏報告,上簇中之風速m/秒0.7~1.0最適當,其解舒率可達65~80%(夏蠶)。對上簇處良否影響繅絲及繭質甚鉅,因此蠶戶收繭機關應互相合作,始能達到最良好之解舒率,往往有不合作之蠶戶與上簇第2日後。恐數量減少關門閉戶不通風,雖是一級繭,解舒率全,但無法繅成上級絲。
總之飼育夏蠶絕不可超過飼育數量,大部份困難人為可克服,而蠶之現行品種。其強度、抗熱都可適合夏令飼育條件,全年多次飼育,其桑園之管理多施肥料,也能達到所要之桑葉,因此夏蠶之飼育,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均有其必要性及可行性,期望我蠶業同仁多予推廣。
| © www.mdares.gov.tw |
| https://www.mdares.gov.tw/ws.php?RWD_mode=Y&id=829 | 2025/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