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
一、栽培情形 |
二、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時期對照表 |
三、草莓病蟲害生態及危害情形 |
●草莓病蟲害防治曆及方法 |
●禁用農藥一覽表 |
台灣草莓栽培以苗栗縣大湖鄉最多,約四百多公頃,其它地區則有 獅潭、公館、新竹縣關西、台北市內湖、南投縣國姓和遍佈全省之零星栽培,經營形態均以觀光果園為主。栽培品種最初為馬歇爾、福羽,民國五十九年種植愛利 收,至六十二年全部種植愛利收,六十八年十月引進春香,至七十九年增加豐香及少數久能早生、愛倍利等品種,目前以豐香為主要品種。草莓育苗期於四月初至九 月底,均採健康苗或走莖苗育苗,於海找400公尺以上採全日照育苗,但如在低海找或平地皆行遮陰育苗。草莓苗一般於九月底至十月初定植,但若定植過早遇颱 風多雨時成活率降低,初期生長亦受阻,且無法提早開花結果。一般在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一直到三至四月底。
生育日數
﹝月份﹞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育苗期 | ||||||||||||
定植期 | ||||||||||||
採果期 | ||||||||||||
青枯病 | § | |||||||||||
葉芽線蟲 | § | |||||||||||
炭疽病 | § | |||||||||||
白粉病 | § | § | ||||||||||
灰黴病 | § | § | ||||||||||
果腐病 | § | § | ||||||||||
二點葉蟎 | § | |||||||||||
薊馬 | ||||||||||||
斜紋夜蛾 | § | § |
※發生輕微 發生嚴重 防治時期: §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病原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f.sp.fragariae |
主要危害幼嫩葉片、花器及大小果實。嫩葉受害,葉背有白色粉狀物,病斑隨病劫進展擴大接 合,嚴重時葉背佈滿白色菌絲及分生孢子,罹病葉緣向上捲曲,葉上表面罹病末期會出現紫紅色不規則狀病斑,花器及大小果實罹病外表有白色粉狀物。本菌為絕對 寄生菌,16~~28度C最適合發芽,但32度C發芽不良。在台灣低海找地本菌無法越夏,但在高海找地﹝1200~~2100公尺﹞則一年四季皆發病。平 地在11月間氣候轉涼開始發生,2~~3月又轉烈,進入5月間就不見病徵。育苗期於出苗前噴2~~3次或於定植後開花前噴1~~2次防治葯劑皆可收到良好 之防治效果。平地主要感染源來自夏季高冷地苗圃。
灰黴病 ﹝Gray mold rot﹞
病原菌:Bortrytis cinerea |
低溫多濕季節最易發生,發病主要和雨量之多寡有關。主要危害果實,其次是新梢及花,以果實、果梗和花萼較易出現病徵。果實被害部軟化呈褐色,全果腐敗,上著生許多灰色黴狀物,為二次感染源,可藉空氣及雨水傳播。
炭疽病 ﹝Anthracnose﹞
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eds |
高溫多濕時發生嚴重,本病菌一年四季均可存活於草莓植株上,育苗期可於葉片、葉柄及走莖發 現病徵,一般潛伏於植株上並不會造成嚴重危害。本田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於草莓苗移植本田後一個月至一個半月﹝覆蓋塑膠布初期﹞即發病,植株萎凋,萎凋株 冠部縱切面呈紅棕色斑紋是其特徵,或於翌年四月氣溫升高時,帶病菌植株又會死亡,影響草莓產量甚鉅。本菌於高溫多濕可產生橘紅色分生孢子,是為傳染源。
果腐病 ﹝Phytophthora fruit rot﹞
病原菌:Phytophthora cactorum,P.citrophthora |
多雨季節容易發生,農友稱之〝水傷〞,尤其2~~4月遇高溫連續陰雨,往往造成嚴重損失。 果實生長時期均可罹病,綠果罹病時轉成褐色;半轉色之果實罹病時產生淺褐色病斑,果實邊緣部份有紫色暈環;成熟果實罹病時不轉色或果肉組織稍變褐色。被害 果實切開時,罹病及健康部位無明顯界線,嚴重時果實呈水浸狀腐爛,遇濕度高時,果實上佈滿白色菌絲,受P. cactorum危害者菌絲密而短,受P.citrophthora危害者菌絲疏而長。被害果實上著生孢囊,可釋放游走子,成為新的感染源。
葉芽線蟲﹝Leaf nematode﹞
病原菌:Aphelenchoides besseyi |
主要危害嫩芽,以外寄生方式刺食草莓植株新葉及芽苞,當葉片伸展開時即呈現畸型,狹小起皺 而呈捲縮葉,嚴重被害株呈矮化,影響開花結果。病原線蟲以卵或幼蟲殘存於土中,可經由走莖﹝種苗﹞或土壤傳播,世代期極短,夏天約14天可完成一世代。田 間密度自3月逐漸昇高,7~~8月達最高峰。線蟲隨著寄主植物表面之水膜而移動,因此高溫多濕季節傳染極速。
二點葉蟎 ﹝Two-spotted spider mite﹞
病原菌:Tetranychus urticae﹝Koch﹞ |
本蟎發生通常與草莓之生育期相配合,即在開花結果期,葉蟎即普遍發生。均在葉背危害,且先在較老之葉片上發生。葉片被害之後從葉表上可見有灰白色之斑點,此時看葉背即可見葉蟎之各期個體,常使葉片呈現灰白枯乾狀,葉片邊緣有向下微曲,嚴重者,葉片枯黃易落。
斜紋夜蛾﹝Tobacco cutworm﹞
病原菌: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
斜紋夜蛾幼蟲食性雜為蔬菜、雜糧等旱地作物主要害蟲,年發生8~~11代,週年均可發現。
薊馬﹝Thrip﹞
病原菌:Rhodobium porosum ﹝Sanderson﹞ |
危害草莓主要之種類為台灣花薊馬,若蟲呈白色或乳黃色,成蟲具翅,褐色或黑褐色,遷移迅速繁殖力高。成蟲或若蟲棲息於未展開之心葉,以銼吸式口器銼食葉肉,被害心葉捲縮無法完全開展,葉面皺縮,沿著葉脈形成黑色條斑,幼果及走莖亦會受害,受害果面呈焦枯狀,失去商品價值。
●草莓病蟲害防治曆及方法
防治時期 |
防治對象 |
防治方法 | ||||||
---|---|---|---|---|---|---|---|---|
生育期 | 生育日數 | 農藥防治 | 非農藥防治 | |||||
使用藥劑 | 公頃用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安全採收天數 | 注意事項 | ||||
育苗期﹝四月~~九月﹞ | 青枯病 | 1.罹病草莓園,切勿留苗。
2.採用健康苗種植或繁殖。 |
||||||
炭疽病 | 53%腐絕快得寧可濕性粉劑
24.9%待克利乳劑 |
0.8~~1.0公升
0.3~~0.4公升 |
1200
3000 |
5
5 |
1.高溫時發生,育苗期間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5~~7次。
2.育苗期若徹底防治,可減少本田期之發生。 |
|||
葉芽線蟲 | 40%芬滅松乳劑 | 3000 | 限浸苗使用。 | |||||
白粉病 | 80%碳酸氫鉀可溶性粉劑 | 1.0~~1.5公升 | 1000 | 1.育苗期於出苗前噴2~~3次。
2.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以後每隔5天施藥一次,連續3次。 |
||||
二點葉? | 1%密滅汀乳劑
5%芬普?水懸劑 2%阿汀乳劑 |
0.6~~0.8公升
1公升 0.5~~1公升 |
1500
1000 2000 |
3
3 3 |
害?發生時每7天施藥一次。該?易產生抗藥性,葯劑應輪流使用。 | 利用捕植?、草蛉防治。 | ||
定植期﹝九月~~十一月﹞ | 炭疽病 | 53.4%腐絕快得寧可濕性粉劑
24.9%待克利乳劑 |
0.8~~1.0公升
0.3~~0.4公升 |
1200
3000 |
5
5 |
|||
葉芽線蟲 | 40%芬滅松乳劑 | 3000 | 限浸苗使用 | |||||
白粉病 | 80%碳酸氫鉀可溶性乳劑 | 1.0~~1.5公斤 | 1000 | 育苗期於出苗前噴2~~3次或定植後開花前噴1~~2次。 | ||||
斜紋夜蛾 | 全面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週年使用每公4~~6個,每月更換誘餌一次。 | |||||||
採果期﹝十二月~~四月﹞ | 灰黴病 | 23.7%依普同水懸劑 | 1~~1.2公升 | 1000 | 3 | 1.春季連續降雨時普遍蔓延發生,本菌易產生抗藥性,葯劑應輪流使用。
2.摘除病果勿置畦溝,減少本病蔓延。 |
||
50%免克寧水分散性粒劑 | 1公斤 | 1500 | 3 | |||||
50%免克寧可濕性粉劑 | 1公斤 | 1500 | 3 | |||||
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 | 0.8~~10公斤 | 1500 | 4 | |||||
50%撲滅寧可濕性粉劑 | 0.5公斤 | 2000 | 5 | |||||
70%免得克寧可濕性粉劑 | 1.6~~2公斤 | 500 | 7 | |||||
50%克氯得可濕性粉劑 | 1.6~~2公斤 | 1000 | 7 | |||||
50%益發靈可濕性粉劑 | 1~~1.2公斤 | 1000 | 7 | |||||
37.4%派美尼水懸劑 | 0.8~~1公斤 | 1500 | 7 | |||||
果腐病 | 70%免得克寧可濕性粉劑 | 1.6~~2公斤 | 500 | 7 | 可同時防治灰黴病 | |||
二點葉? | 1%密滅汀乳劑
5%芬普?水懸劑 2%阿巴汀乳劑 |
0.6~~0.8公升
1公升 0.5~~1公升 |
1500
1000 2000 |
3
3 3 |
害?發生時每7天施藥一次。該?易產生抗藥性,葯劑應輪流使用。 | 利用捕植?、草蛉治。 | ||
薊馬 | 可懸掛藍色粘著帶誘殺成蟲。 |
禁用農藥名稱 | 禁用原因 |
---|---|
有機水銀劑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安特靈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滴滴涕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飛佈達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阿特靈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地特靈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蟲必死 | 長效性環境污染 |
福賜松 | 劇毒性 |
二溴氯丙烷 | 生育毒性 |
護谷、護谷殺丹 | 致畸胎性 |
護得壯、丁拉護谷 | |
克氯苯 | 致癌性 |
毒殺芬 | 致畸胎性 |
五氯酚納 | 不純物dioxin致癌性 |
保無根 | 五氯酚混合劑 |
草敵克 | 五氯酚混合劑 |
益必田 | 五氯酚混合劑 |
必脫草 | 五氯酚混合劑 |
二溴乙烷 | 致癌性 |
靈丹 | 致腫瘤性 |
蕉特靈 | 靈丹混合性 |
抑芽素30行溶液 | 不純物致癌性 |
達諾殺 | 致畸胎性 |
達得爛 | 達諾殺混合劑 |
氰乃淨 | 致畸胎性 |
樂乃松 | 致畸胎性 |
四氯丹 | 致癌性 |
鋅銅四氯丹 | 四氯丹混合劑 |
保粒四氯丹 | 四氯丹混合劑 |
滴滴 | 致癌性 |
滴滴滅 | 滴滴混合劑 |
安殺番35%乳劑 | 劇毒及殘留 |
亞拉生長素 | 致腫瘤性 |
蓋普丹 | 致腫瘤性 |
福爾培 | 致腫瘤性 |
錫蟎丹 | 致腫瘤性 |
五氯硝苯 | 致腫瘤性 |
嘉賜蓋 | 蓋普丹混合劑 |
免賴丹 | 蓋普丹混合劑 |
普得丹 | 蓋普丹混合劑 |
保粒丹 | 蓋普丹混合劑 |
蓋克爛 | 蓋普丹混合劑 |
套袋﹝玉果袋﹞ | 含蓋普丹混合劑 |
福爾本達樂 | 福爾培混合劑 |
福賽培 | 福爾培混合劑 |
白粉克 | 致畸胎性 |
白克蟎 | 白粉克混合劑 |
鋅錳粉克 | 白粉克混合劑 |
大脫 | 代謝物為達諾殺 |
得滅克 | 極劇毒 |
全滅草 | 致腫瘤 |
丁拉滅草 | 全滅草混合劑 |
殺滅丹 | 全滅草混合劑 |
得滅草 | 全滅草混合劑 |
滅草 | 全滅草混合劑 |
醋錫殺滅丹 | 全滅草混合劑 |
得脫蟎 | 致腫瘤性及畸胎性 |
得克蟎 | 得脫蟎混合劑 |
大克脫蟎 | 得脫蟎混合劑 |
必克得脫蟎 | 得脫蟎混合劑 |
巴拉松47%乳劑 | 極劇毒 |
巴拉松50%乳劑 | 極劇毒 |
飛克松40%乳劑 | 極劇毒 |
亞特文松50%乳劑 | 極劇毒 |
得氯蟎 | 長效性有機氯劑 |
一品松 | 極劇毒、遲發性神經毒 |
甲品松 | 一品松混合劑 |
二氯松原體 | 致腫瘤性 |
二氯松50%乳劑 | 致腫瘤性 |
鎳乃浦 | 不純物ETU﹝致癌物﹞ |
益穗 | 不純物ETU﹝致癌物﹞ |
益地安 | 不純物ETU﹝致癌物﹞ |
鋅乃甫 | 不純物ETU﹝致癌物﹞ |
銅鋅錳乃浦 | 鋅乃浦混合劑 |
鋅錳波爾多 | 鋅乃浦混合劑 |
亞環錫 | 代謝產物為錫蟎丹 |
銅合浦 | 不純物ETU﹝致癌物﹞ |
三苯醋錫 | 致畸胎性及水生生物劇毒 |
三苯羥錫 | 致畸胎性及水生生物劇毒 |
加保扶85%可濕性粉劑 | 極劇毒 |
加保扶75%可濕性粉劑 | 極劇毒 |
大福松47.3%乳劑 | 極劇毒 |
美文松25.3%乳劑 | 極劇毒 |
福文松70%混合溶液 | 極劇毒 |
福賜米松51%溶液 | 極劇毒 |
普伏松70.6%乳劑 | 極劇毒 |
普硫美文松45.3%乳劑 | 極劇毒 |
能死蟎 | 致腫瘤性 |
能殺蟎 | 能死蟎混合劑 |
亞素靈55%溶液 | 極劇毒 |
鋅錳波爾多78%可濕性粉劑 | 不純物ETU係致癌因子 |
※禁用農藥不得使用,否則處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 www.mdares.gov.tw |
https://www.mdares.gov.tw/ws.php?id=370 | 2025/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