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蠶飼育之要訣

晚秋蠶飼育之要訣

晚秋蠶飼育之要訣

林德春

  一年之中最適合養蠶季節為晚秋,而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從十月中旬~十一月底日夜均涼爽無比,尤其中南部更是適當。這個時候秋蠶剛養完不久,如果飼育條件適當,桑園事先施肥管理,防疫工作徹底施行,則造成之繭繭層高,解舒率又好,繭質絕大部份都能達到一級品而絲質亦能達到優等。茲略述飼育晚秋蠶之幾點注意事項於後:

1、桑園管理應徹底:

  近年來桑木虱,尚未完全防治,故桑園於飼養夏秋蠶時即須整理,以免落葉,同時要為飼育晚秋蠶之桑葉質量而準備,因此在夏秋蠶四齡起就要條桑育。此時要考慮採刈方法,如何使之能足應晚秋蠶之需要。採桑時勿過於低刈,其高度最少須留90cm左右或用半刈半採葉,盡量枝幹留高,始能發芽快,發育亦快成熟早。且此時應適時除草施肥,每1分地施台肥複合1號肥料50kg促成桑樹發育。

2、徹底實行防疫工作:

  夏秋蠶收完不久蠶室蠶具及其前後附近地上病菌到處猖獗,此時如果疏忽防疫,則將徒無功,故應徹底消除病菌。蠶室及週圍用水徹底洗滌,蠶具洗滌後用福爾馬林3%液全盤的完全噴成濕潤狀態,噴射消毒,徹底後將其密封兩天,蠶室及附屬室前後週圍亦須徹底地用消石灰乳液攪拌後用噴壺散布,第2天再用福爾馬林2%液施行噴射消毒一次或用pps28平方公尺:50g比率燻蒸1次以期絕滅其多角體膿病、軟化病、白殭病等之病菌。徹底消毒乃是蠶作安定之基礎絕不可忽視。

3、飼育上注意要點:

A稚蠶飼育之桑葉事先選擇最適合稚蠶用之桑葉共同飼育。近來中央計畫補助有稚蠶共同飼育室,自動切桑器及蠶具,如果桑葉飼育技術能加配合,則飼育成功一半了。

B深秋之季往往夜半之氣溫會降低至20 ℃以下,將用箱育密閉方法飼育稚蠶容易發生冷濕蠶兒不易爬上,且如果有白殭菌的話將會發生嚴重的殭病,因此收蟻時用防殭粉從事蟻蠶消毒。又每齡餉食前須起蠶消毒,如果發現殭病時,齡期中再加一次蠶體消毒,蠶座亦須每天撒一次焦糠使蠶座之乾燥。1-2齡蠶兒停食後隨即將蠶座擴座以作蠶座之乾燥而飼育箱交叉重疊放置。

C共育完成分配給各農家,須清潔蠶室,用木炭密閉加溫至35 ℃3小時,注意螞蟻、老鼠等有害之動物,極力用各種方法防止分配之蠶兒分置飼育架上飼育,尚須注意桑葉勿萎枯,經常以新鮮之桑葉飽食。因條桑飼育,是不除沙的故每天或隔一天撒佈一次穀殼使蠶座乾燥,餉食前及齡中間,用蠶體消毒劑,施行蠶體消毒以免發生硬化病及其他病害。

D壯蠶期無論溫度之高低室內必須使之通風,若是溫度降至20 ℃以下要加溫:窗戶北關南開經常室內要新鮮之空氣,且新鮮之條桑充分給桑飽食,因條桑往往給的不均勻,給桑2小時後須補桑,蠶兒之密度經常注意,不要過密。為使繭質好,每尺坪蠶兒80~90頭為宜。晚秋蠶常逢到季節風,此時給桑後用濕潤之沙布蓋著,以免未吃完之桑葉萎枯影響食桑不足。

4、上簇:上簇之要領如何直接影響繭級解舒率,生絲率很大故

 (1)事先準備組合迴轉簇器及上簇室。

 (2)蠶兒之經過要齊一,即四眠時如果經過不大齊時,可用引青方法分做二段使發育齊一,又為減少麻煩並省工起見,發現有50%熟蠶時用一齊上簇方法。

 (3)上簇當日稍為避風外,第2天開始窗門戶須全開,使其通風,其風速0.6秒/cm-1.2秒/cm程度,如果無風天氣時,用吸風器吸風,同時迴轉簇下之糞尿,不結繭之病蠶等整理清潔乾淨。

 (4)上簇時期,早晚溫度往往降至20 ℃以下,為避免二重繭層,須補溫但勿密閉補溫。

 (5)上簇後第5天完全化蛹後開始採繭剝繭衣,分繭級後排在蠶架上待收繭場之收購。

 

 


©  www.mdares.gov.tw

  https://www.mdares.gov.tw/ws.php?id=869 2025/11/06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