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捕植蟎防治紅蜘蛛~陳吉同
自 1960 年以來,捕植蟎一直被認為是紅蜘蛛的主要自然天敵,因此如果作物上農藥使用管理得宜,例如使用對捕植蟎低毒性藥物或田間保留適量天敵代用食物( 如花粉、銹蟎),使捕植蟎能存活於田間,紅蜘蛛就不致造成嚴重危害。但因 為此種管理策略涉及多項生態因素,且同時存在多種重要害蟲時,常使管理更加複雜或無適當低毒藥物可以施用,而難以推廣應用。為了彌補田間捕植蟎數量之不 足,乃發展人工大量繁殖捕植蟎技術,可以將大量捕植蟎當作藥劑釋放於短期作物上,及時防治紅蜘蛛;或只釋放少量捕植蟎當作田間種源,再透過捕植蟎安全性藥 物防治其他害蟲方式,使捕植蟎得以留存繁殖來防治紅蜘蛛,一般溫帶落葉果樹上紅蜘蛛防治即是;或釋放適量捕植蟎補充田間已存在的天敵族群,使捕植蟎足以發 揮抑制紅蜘蛛的效果,此法可應用於果樹或花卉上。
目前歐美商業化捕植蟎種類共13種, 分別用於防治紅蜘蛛和薊馬等重要作物害蟲或溫室內蕈蚋。本省農業試驗單位亦曾引進多種捕植蟎進行紅蜘蛛防治試驗,結果顯示在溫帶果樹和草莓上皆有良好效 果。但由於除了試驗目的外,目前政府仍未開放捕植蟎自由進口,加上本省尚無推廣生產低成本捕植蟎之成熟技術,使捕植蟎之應用無法普及,誠乃本省植保工作一 大損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在農委會支持下,由中興大學昆蟲研究所移轉捕植蟎及其食物紅蜘蛛之飼養技術,除就紅蜘蛛飼養方法予以大量自動化繁殖外,並與臺灣 大學農機系合作開發大量自動收集紅蜘蛛機械,希望發展出一套低成本的捕植蟎生產技術,期以捕植蟎防治紅蜘蛛,減少殺蟎藥劑使用。茲將紅蜘蛛大量繁殖、簡易 收集及捕植蟎飼養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一、大量繁殖紅蜘蛛
1.材料:花豆(Phaseolus vulgaris)、35×29×8公分塑膠網籃(網孔可供豆根穿過)、50×34×3公分塑膠盤。
2.豆種浸水:取採收三個月內之花豆種子,夏天浸水4-5小時,冬天6-7小時,浸水期間要換水3-4次。
3.水耕花豆:取浸好水之花豆種子60-80粒,散放在塑膠網籃內,再將網籃放入塑膠盤內,盤內加水至可淹到1/3花豆種子高度即可,放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每天注意加水,發芽後每三盤要懸吊一支40燭光的植物生長燈,照顧花豆至第一對葉子長成為止。
4.接養紅蜘蛛:將已有紅蜘蛛種源之豆葉放在新豆葉上繁殖,飼養紅蜘蛛時為避免被天敵感染,飼養室周圍不能有雜草或使風吹過飼養室,且每個月要用十倍放大鏡檢視紅蜘蛛種源之豆株葉上是否有捕植蟎感染。
二、收集紅蜘蛛
1.水洗方式:當花豆株第一個三片葉完全長成或紅蜘蛛數量繁殖很多時,可用人工或自動化剪苗機自第一葉下方剪下豆株,放入盛有足夠水(淹過豆株)之桶內儘量攪動3-5分鐘,分離紅蜘蛛後,撈起豆株,使水由上往下依序通過網目40、100、170之篩子,過濾出紅蜘蛛;其次將100及170目篩子內的紅蜘蛛倒在濾紙上,並在濾紙仍濕潤時(不滴水),以特製刷葉機將紅蜘蛛自濾紙上刷下來並收集,這些被刷下之紅蜘蛛即可以用來飼養捕植蟎。
2.刷下方式:隨時依需要摘取含紅蜘蛛之豆葉,用以柔軟羊毛作刷子之特製刷葉機(國內外皆有,每臺約2.5萬元),將紅蜘蛛自豆葉上刷下來,直接用來飼養捕植蟎,剩餘葉蟎(即紅蜘蛛)可放入加蓋塑膠盒內置於冰箱內冷藏。
三、捕植蟎飼養及釋放
1.材料:26×22×6公分塑膠盤,19×15.5×3公分吸水海綿兩塊,15×9公分牛皮腊紙,紙毛巾。
2.飼養盤組立:將吸水海綿吸飽水後放入塑盤內,加水至海綿一半高度,兩塊牛皮腊紙分別放在海綿上,將紙毛巾裁成約2-3公分寬條子覆蓋在牛皮腊紙四周,紙條子要一半覆在濕海綿上,且長度可伸進水裡,以保持紙毛巾濕潤,防止捕植蟎逃離飼養盤。
3.捕植蟎餵食:收集來的葉蟎,每天直接以細毛筆撥少量至飼養盤上,餵食捕植蟎。
4.釋放捕植蟎:飼養約20天後,除去牛皮腊紙四周紙毛巾條子,取下牛皮腊紙,並就飼養面相對方式疊起,拿到田間將含有捕植蟎的一面向下,用訂書機將牛皮腊紙訂在葉片上或樹幹上,任由捕植蟎自行爬行到作物上。
5.保留捕植蟎種源:捕植蟎收集釋放前第三天,放一小片有葉蟎的花豆葉在捕植蟎飼養盤裡,讓捕植蟎自動爬上豆葉,收集前將豆葉移植到另一新飼養盤,以維持捕植蟎種源。
【附註】: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天敵繁殖工作站目前維持繁殖一定數量的紅蜘蛛及捕植蟎族群,可免費提供種源,有意者請洽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中心或天敵繁殖工作站。
![]() |
![]() |
自97.04.22: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