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OKOYMA 編
余鍚金 譯
第三章 遺傳特性和染色體圖
家蠶的遺傳性質已經被許多學者研究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研究的範圍包括許多新發現的突變和以前就被注意到的可遺傳的重要性狀。
野蠶【Bombyx mandarina(Thophila mandaria)】被認為是家蠶的祖先,因前者形態學上的性狀與後者相似且能與後者自由交配。野蠶的染色體數目是n=27而家蠶為n=28。家蠶皮膚上有一個特徵叫做暗色斑,經遺傳學證明確與野蠶者相同。家蠶可遺傳性狀有211個是昆蟲中遺傳性狀次多的,僅次於果蠅(Drosophila)。家蠶和果蠅在遺傳研究上不同之處是家蠶的遺傳特性是在各不同的特性發育時期所觀察到的,特別是在卵及幼蟲期,而果蠅則大部分在成蟲期發現。
家蠶遺傳特性分佈
| 時 期 | 性 狀 數 |
|---|---|
| 卵 | 48 |
| 幼蟲 | 127 |
| 蛹 | 6 |
| 繭 | 16 |
| 蛾 | 14 |
| 總計 | 211 |
某些自發突變(spontaneous mutation)伎一個品種具有特殊性狀,但幾個品種在其他方面的性狀則相同。例如,下列性狀是因品種而具有獨特性的,黑縞-中國種。飛白(guail marking)-日本種。顯性白繭-歐洲種。下列家蠶從卵到蛾一般遺傳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1、卵
(1)卵色:卵色決定於下列三種成分,即卵黃(yolk),漿膜(serosa)和卵殼(chorion)的顏色,卵黃通常是淡黃色的,但某些系統則具深黃色或不同程度的淡黃色,黃血白繭系統的蛾所產的卵即是深黃色,漿膜的顏色隨受精後而發展,不越年卵,其漿膜保持無色,但越年卵者在卵產下後第二天開始著色,3~4天後變成混合色。漿膜的顏色有數種,如白色、紅色、褐色及紫黑褐色,後者是最普通的顏色。漿膜通常和眼的顏色相符合,卵殼為白色或淡黃色,少數情況是粉紅色。
(2)卵形:正常的卵是短橢圓形,但有些突變體是紡錘形或長橢圓形,腎形卵(hidney shape)致死的紡錘形卵及一些其他的卵帶有致死基因。
2、蟻蠶
一般品種是黑色的,但在色度上表現相當程度的變動,有兩種突變種都是黑褐色但其中一種是顯性,另一種是隱性。
3、幼蟲
(1)斑紋:幼蟲的斑紋在三齡以前並不清楚,但四齡以後即可明顯的區別,家蠶不同的斑紋其數目之多,可與果蠅成蟲的性狀相篦美。
(2)皮膚的顏色:皮膚顏色是白色帶綠或黃色或紅色,但某些突變體其皮膚是黃綠色或由於表皮細胞沒有或只有少量尿酸而呈半透明,稱為油蠶性。已經知道分佈在不同染色體上的許多基因都表現出幾乎相同的油蠶性狀。
(3)血色:血色為無色或黃色,一般與繭色是一致的,但有一種突變體則是黃血白繭。
(4)體形:體形體驅大小差異很大,某些突變體有額外的前腳或體驅背面有瘤(又稱龍角)或皮膚高度緊張、堅硬、結石。
家蠶有3-,4-,5-及6眠品系及1-,2-,和多化性品種。歐洲種總是一化性的,而熱帶種則常是多化性。
4、蛹
(1)形狀:通常家蠶蛹的形狀和一般鱗翅目者相似,但有少數突變體蛹上具有不正常的翅或其他不正常部分。
(2)顏色:通常是褐色的,但有些突變是黑色的,如黑蛹。
5、繭
(1)形狀:最普通的是橢圓形,但中國種有許多品系結球形繭,日本種結束腰形繭。
(2)大小:繭體積大小和重量變動的範圍很廣,其長度約在2~6公分,重量約在0.3~0.7公克之間。
(3)顏色:有白及黃兩種主要顏色,此外還有綠色及淡紅色。
6、蛾
(1)形狀:有些突變體的翅像果蠅一樣退化或變短,但已知其突變品種數目則家蠶遠比果蠅為少。
(2)顏色:野蠶的翅是黑褐色,翅尖帶有黑色斑點,但家蠶除了黑蛾種外其翅都是白色。
(3)眼色:眼色有黑、紅、或白色和前述的卵色一致,染色體目前已經完全了解的部分圖示如下:
(待續)
![]() |
![]() |
自97.04.21:4731;






首長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