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出版品

    友善列印 將另開新視窗
錯誤回報
回首頁
第二期(六十四年九月三十日)
站內搜尋
facebook分享
請重視栽桑基礎科學的研究

請重視栽桑基礎科學的研究!

雨利

  本省氣候四季如春,農村尚有多餘勞力,可資利用,適於栽桑養蠶,但因蠶業生產的基礎還不穩定,蠶農獲利不多,致桑園缺乏管理,桑樹基礎科學的研究不受重視,造成剝奪式採收桑條養蠶,違背桑樹生理,影響收益及桑樹壽命而不自知,置經濟邊際效益於度外,情形嚴重。

  茲將過去阻礙栽桑基礎科學研究的原因,和今後研究所必須的方法,提供各位參考。

阻礙栽桑基礎科學研究的原因:

1、部份養蠶指導人員,以為影響蠶兒生理及發育的,只在養蠶技術(包括蠶病防治)和蠶種改良二大問題,對於桑樹與蠶兒關係有所忽略,故部份養蠶指導人員未具備栽桑技術之基礎科學知識。

2、專以行政常識和經驗來支配技術,蔑視科學原理,以為荒野礫地,粗放栽培桑樹,就可成長,無需有何科學或研究試驗,在有意或無意中阻礙試驗工作之進展。

3、桑樹為長年作物,研究試驗需時較久,手續複雜,又易依生育個體及環境發生變化,產生誤差,桑樹為利用其同化器官「葉」供蠶食之用,與普通作物有異,於各齡摘葉時,因技術方法,生理上已有了影響,甚難控制變化因素,研究人員往往只因人事調動,職位分類限制及環境,設備等關係,無心從事研究工作。

4、桑樹科學是一種綜合性科學,本省的研究方法,未達綜合的理想,栽桑技術人員研究植物方面的形態分類、生理、栽培、病害和蟲害等,而蠶兒生理及飼育,另由養蠶技術人員研究,兩者各做各的事,不但未達到合作的理想,反而常發生人為誤差,沒有成果可言。

5、蠶兒試驗,均在室內進行,溫度、濕度及其他因子,均能由人工控制,一地之試驗即可適用於各地,但桑樹試驗均在田間,受土壤、氣象、肥料、生物等外界要素支配,不易由人力控制,一地之試驗,不能適用於各地,因不受重視,而人力、經濟受限制,不能做全省性研究,常陷於地方性的偏見,對桑樹栽培改良工作影響至鉅。

今後加強研究的途徑:

1、我們應先將研究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加以檢討,並將過去種種試驗成績再一次的整理,搜集有關文獻,有系統的加以分類、探討、觀察、試驗。

2、應明瞭各種桑樹的特異性,古代稱桑樹為「靈木」,可見桑樹有特異性質,與普通作物有異,所以研究桑樹,應另設獨創的研究方針,再加考證,引用普通作物研究法,始能有完善結果。

3、桑樹為多年作物,試驗工作應有計畫,並需全省有恒久獨立性組織,擴大試驗範圍,以免陷於地方性偏見或中途而廢。

4、桑樹研究的本質,在於桑樹本身,所以研究工作在於桑園,非於室內,單在室內研究,容易導致誤差。

5、要堅定研究目標,不為蠶業動向,不為某些人忽略桑樹試驗觀念所影響,努力選出成本低、栽培容易、產量多、葉質優良、對病蟲害抵抗力強,對蠶兒營養百分率等生理現象良好品種,或是可多角性利用的品種及省力化、機械化、桑園管理體系、以降低成本,提高栽桑養蠶收益而能與養蠶技術及蠶種改良併駕齊驅,使蠶業經營進入科學化境界。


回上方 回上一頁
自97.04.21:3776;
隱私權保護宣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網站資料開放宣告/本場位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