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粲如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台灣園產品採收後處理以往就不如園藝作物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的受重視,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國人對園產品品質與安全性的要求提升,因此園產品採收後處理技術益形重要,農政單位、學術界、產業界及農民團體對產品保鮮、分級 與包裝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已呈現不斷的改進與落實。
早期台灣主要的蔬果包裝,因為大多以 " 件 " 計價,故採用大型容器單件重達 60kg 以上,分級不清,常有詐底現象,而且包裝上標示的重量或等級往往與實際不符,嚴重影響交易,遂後農委會、農林廳與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等研訂 " 主要蔬果分級包裝簡要規格 " 及 " 果菜分級包裝手冊 " 輔導農友正確的採收後處理及分級包裝技術,同時配合專案計畫補助獎勵,學術研究單位採收後處理小組亦在園產品的保鮮及包裝技術作了多項的研究與改進並提供農民實際應用。產、官、學大家辛勤努力,目前有些產品包裝由大型多層裝改進為小型單層裝,提升商品價值,分級由大小混雜改進為清楚劃一,有的配合政府吉園圃標章蔬果,採子母式小包裝,品質佳提高售價。
園產品在分級包裝上已不斷改進,使產品美觀,吸引消費者購買慾,但都是會增加成本的,今後應加強研究採收後處理的省工化、標準化、機械化、慎選適當的包裝材料及合理的包裝,才是最重要。
![]() |
![]() |
自97.04.18:5300;